【本報訊】本港中學生首次在國際科學比賽中作金牌零的突破,六名分別就讀中三及中四在「國際初中科學奧林匹克」比賽中,越級挑戰高考程度的科學難題,面對 四十九個國家、二百五十多名科學資優學生挑戰,勇奪三金三銀的歷年來最佳成績,整體排名更超越英、德及澳洲等國,位列第三,排名較往年大幅躍升十二位,幾 名傑出少年均以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為學習對象,大有成為「少年高錕」之勢。

六名學生本月初遠赴阿塞拜疆首都巴庫,參加第六屆「國際初中科學奧林匹克」 為期十日的比賽。今屆共有二百五十多名十六歲以下學生參加,挑戰高中程度的物理、化學及生物難題。十四歲的藍啟駿是皇仁書院中三學生,亦是最年輕的香港代 表。他自小得獎無數,天才出眾,除科學外,小六時已於史丹福大學資優兒童計劃中,數學及英文寫作獲優異成績。

學習堅持理念

他說,自小已喜愛較理性客觀的理科科目,日後亦將會向科學之路發展:「冇想過咁長遠可如高錕獲得諾貝爾獎」,但認為高錕堅持自己理念及待人態度,十分值得他學習。

藍太昨對兒子獲獎感開心,並指愛兒自幼稚園時期已不看卡通片,愛看教育電視,小學已追看探索頻道 (Discovery Channel),早前亦於全國數學比賽中獲得三等獎。她表示不會給予兒子太多讚賞,怕令他變得驕傲,只希望他能一直抱着積極態度學習,並透露兒子有意向 基因研究發展。

另一名奪金學生于沛川表示,去年曾參加此項比賽,但於第二階段「行人止步」,曾因懷疑自己的實力而想放棄。不過,知道今年是自己參賽的最後機會,故再接再厲,終能奪獎而回。于沛川說,視高錕教授為學習對象,希望能如他一樣研究出對社會有貢獻的發明。

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(資優教育)陳沛田表示,參賽學生需要進行理論及實驗考試,需要解決難題,例如本港水位因溫室效應上漲應如何防範解決,及如何運用科學方法除去薇金菊對其他植物的影響等。他估計,為學生增設心理教育及處理人際關係等課程,是今次奪得佳績的因素之一。

 

英文   英文寫作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lime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